【成语昭然若揭是什么意思】“昭然若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或真相非常清楚、明显,就像把东西揭开来一样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某些行为或现象隐藏得不够好,最终被揭露出来。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昭然 | 明显、清楚 |
若揭 | 像揭开一样 |
整体含义:
形容事情或真相非常清楚,毫无遮掩,很容易被人看穿或发现。
二、成语来源
“昭然若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此沛公之狗马也,不足与谋。’……其势昭然若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邦的所作所为已经很明显,像被揭开一样,无法掩饰。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描述事件真相清晰 | 他的行为早已昭然若揭,大家早就看在眼里。 |
批评隐瞒行为 | 这些问题一直被掩盖,如今终于昭然若揭。 |
强调不可否认的事实 | 事实昭然若揭,无法否认。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
反义词 | 隐晦难懂、含糊其辞、讳莫如深 |
五、总结
“昭然若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或真相非常明确,没有隐藏的可能。它不仅可用于描述客观事实,也可用于批评那些试图掩盖真相的行为。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通过表格形式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和相关词汇,帮助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好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