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黄钟毁弃是什么意思】“黄钟毁弃”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音乐理论和文化背景。它字面意思是“黄钟乐器被毁坏”,引申为“正统的、高雅的事物被抛弃或毁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风气的堕落,或者对优秀人才、高尚品德的忽视与埋没。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黄钟毁弃 |
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出处 | 《楚辞·九章·思美人》:“芳菲菲兮袭予,余维兰之芳芷兮,又何以兮为?”后世多用此意指美好事物被遗弃。 |
本义 | 黄钟是古代音律中的正音,象征正统、高贵;毁弃则表示破坏、抛弃。 |
引申义 | 表示对正道、贤才、良知的漠视或践踏。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社会现象、文化衰败或道德沦丧。 |
二、成语释义总结
“黄钟毁弃”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对正统、高雅、正义之物的轻视或毁灭。它不仅可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可用于现实生活中对不良现象的反思。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
- 优秀的人才被忽视;
- 正确的价值观被抛弃;
- 社会风气变得浮躁、功利;
- 文化传统遭到破坏。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示例:
“士人不遇,黄钟毁弃,岂非时运使然?”——出自古文,表达对贤才未被重用的感慨。
2. 现实示例:
在当今社会,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这种行为可说是“黄钟毁弃”的现代写照。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黄钟毁弃”的关系 |
崇洋媚外 | 过度崇拜外国文化 | 与“黄钟毁弃”有相似之处,都涉及对本土文化的忽视 |
知人善任 | 了解并重用人才 | 与“黄钟毁弃”形成反义,强调重视贤才 |
金玉其外 | 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 | 与“黄钟毁弃”不同,更多是形容表面与实质不符 |
五、结语
“黄钟毁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警示。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价值和社会责任。只有尊重正道、珍惜贤才,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文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