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纸背成语典故介绍】“力透纸背”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书法或文章笔力深厚、气势逼人的成语。其本义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能够穿透纸张,后引申为文章或言论内容深刻、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该成语源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后来被文人墨客广泛引用,成为形容艺术与文字功力的重要表达方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力透纸背 | 原指书法笔力强劲,能穿透纸背;后多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内容深刻、语言犀利、富有力量。 |
二、出处与典故
出处 | 内容 |
《历代名画记》 |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书贵有筋骨,力透纸背。” |
《颜氏家训》 | 北朝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中提到:“笔锋遒劲,力透纸背。” |
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力透纸背”最初是形容书法笔力的,后来逐渐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形容书法 | 他的字力透纸背,令人叹服。 |
形容文章 | 这篇文章言辞犀利,力透纸背,极具感染力。 |
形容言论 | 他的一番话力透纸背,直击人心。 |
四、成语延伸意义
“力透纸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书法的成语,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力量和艺术追求。无论是写字、作文还是说话,只有具备深厚功底和真实情感,才能做到“力透纸背”,打动人心。
五、总结
“力透纸背”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对艺术与文字力量的高度概括。它提醒我们,在创作与表达时,要注重内在的深度与外在的表现力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力透纸背”的境界。
总结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形容书法或文章笔力深厚、内容深刻。 |
典故来源 | 起源于唐代书法,后用于文学领域。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美书法、文章或言论的力量感。 |
深层意义 | 强调内在功力与外在表现的统一。 |
通过了解“力透纸背”的来历与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价值,并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