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冠是什么意思】一、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夏完淳的《别云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漂泊多年,如今再次被俘的悲愤与无奈。
其中,“冠”字在此处具有特殊的含义。它并非指“帽子”,而是借指“囚犯”的装束,即“囚帽”。在古代,被俘或受刑的人要戴上特定的头巾或帽子,以示身份和惩罚。因此,“南冠”指的是南方的囚徒,也象征着诗人被俘的身份。
这一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反映了明末动荡时期文人的命运与抗争精神。
二、关键词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三年羁旅客 | 漂泊在外三年的旅人 | 表达诗人长期流亡、不得归家的境遇 |
南冠 | 古代被俘者的装束,引申为囚徒 | 源于《左传》,后用于诗歌中象征被俘 |
冠 | 原意为帽子,此处指囚帽 | 在古文中常有引申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
夏完淳 |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 | 抗清失败后被捕,此诗为其绝笔之作 |
三、结语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冠”字,是理解全诗情感的关键。它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帽子”,更承载了诗人被俘的屈辱与内心的悲愤。通过这一字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夏完淳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忠贞与不屈。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可继续阅读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