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不受镜文言文翻译】一、
《吕蒙正不受镜》是一则出自《宋史·吕蒙正传》的文言文故事,讲述了北宋名臣吕蒙正面对他人赠送的珍贵礼物——“镜”时,拒绝接受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吕蒙正廉洁自律、不为外物所动的高尚品格。
故事中,有人送了一面镜子给吕蒙正,意在讨好或贿赂。吕蒙正虽知镜子贵重,但并未接受,并以“我无此镜,亦不害为清白之官”回应,表明自己即使没有这面镜子,依然可以保持清廉公正的操守。这种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名相的风骨。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吕蒙正不受镜。 | 吕蒙正不接受这面镜子。 |
人馈之镜,蒙正辞曰:“吾无此镜,亦不害为清白之官。” | 有人赠送他一面镜子,吕蒙正推辞说:“我没有这面镜子,也不妨碍我成为清白的官员。” |
其人惭而去。 | 那个人感到羞愧,离开了。 |
或问其故,曰:“彼欲以镜媚我也,吾若受之,则为所卖矣。” |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他是想用镜子来讨好我,如果我接受了,就会被他利用了。” |
三、人物性格分析:
吕蒙正作为北宋时期的宰相,不仅才华横溢,更以清廉著称。他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利益所动,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君子慎独”的精神。他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道德操守的重视。
四、启示与意义:
1. 廉洁自律是为官之道:吕蒙正拒绝接受礼物,说明一个真正的官员应当以清廉为本,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
2. 警惕“糖衣炮弹”:有些人表面上看似友好,实则别有用心,我们应提高警惕,避免被表面的善意所迷惑。
3. 品德高于物质:吕蒙正强调“无镜亦可为清官”,说明一个人的品格和操守远比外在的物品更为重要。
五、结语:
《吕蒙正不受镜》虽然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是对后世为官者的一种警醒。它告诉我们,在权力面前,唯有坚守本心,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