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倾销】一、
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个常见的经济现象,指的是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商品销售到另一个国家的市场。这种行为可能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引发不公平竞争,甚至影响市场秩序。为了应对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国家会采取反倾销措施,如征收额外关税或限制进口。
倾销的认定通常基于成本、价格以及对进口国市场的实际影响。在国际规则中,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倾销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明确规定,各国也根据自身法律制定相应的反倾销政策。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商品销售到国外市场,从而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行为。 |
正常价值 | 通常指出口国国内市场销售的价格,或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后的价格。 |
出口价格 | 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若明显低于正常价值,则可能构成倾销。 |
倾销幅度 | 倾销幅度 = 正常价值 - 出口价格,用于衡量倾销的程度。 |
倾销的影响 | 可能导致进口国相关产业受损、市场竞争失衡、消费者利益受损等。 |
反倾销措施 | 包括征收反倾销税、限制进口数量、签订价格承诺协议等。 |
国际规则 | WTO《反倾销协议》规定了倾销的认定标准及成员国应采取的措施。 |
中国相关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明确了反倾销调查程序和实施办法。 |
三、结语
倾销作为一种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既可能带来短期的市场优势,也可能引发长期的贸易摩擦。因此,各国在处理倾销问题时需综合考虑经济利益与公平竞争原则,确保国际贸易环境的稳定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