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地。这句话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现代人用来形容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的重要性。
一、出处总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后汉书·隗嚣传》。原文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一个勇士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难以攻破。这句古语形象地描述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
后来,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这句诗被引用并进一步传播,成为千古名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形容险要地形的典型表达。
二、出处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出处最早文献 | 《后汉书·隗嚣传》 |
出处原文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最早使用背景 | 描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后世引用者 | 李白(唐代) |
引用作品 | 《蜀道难》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战略要地或关键位置 |
语言风格 | 古典、简洁、有力 |
三、结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对地理形势的生动描绘,也蕴含着古代军事智慧。它提醒人们,面对险要之地,防守之策尤为重要。无论是历史上的战场,还是现代社会中的关键节点,这一成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诗句赏析,可继续查阅《后汉书》与《蜀道难》原文及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