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的词语解释老骥伏枥的词语解释是什么】“老骥伏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个成语原意是说一匹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槽头(即被拴在马厩中),但仍然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后用来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怀有远大的抱负和不屈的精神。
一、词语解释总结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比喻意义 | 
| 老骥 | 年老的骏马 | 曹操《龟虽寿》 | 用于形容年长的人 | 比喻年老仍怀有抱负 | 
| 伏枥 | 被拴在马槽边 | 曹操《龟虽寿》 | 描述状态 | 表示暂时受限制或处于低谷 | 
| 老骥伏枥 | 年老的骏马仍怀有远大志向 | 曹操《龟虽寿》 | 常用于赞美人的精神 | 比喻人虽年迈,仍不懈追求 | 
二、成语解析与延伸
“老骥伏枥”不仅是一个文学性较强的成语,也常被用于激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在面对年龄增长、身体衰退等现实问题时,它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 出处背景:曹操在《龟虽寿》中写这首诗时,已经年近六十,但他依然胸怀大志,表达出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
- 文化影响:这一成语在后世广泛流传,成为许多文人墨客、政治家、企业家等群体的精神象征。
- 现代应用:如今,“老骥伏枥”常被用来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或是在职场中提醒年轻人不要因年龄而放弃梦想。
三、使用示例
1. 尽管他已年过花甲,但“老骥伏枥”的精神让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2. 虽然退休了,但他依旧坚持写作,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四、结语
“老骥伏枥”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年龄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始终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心中有梦,便能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