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有杜处士原文及翻译】一、
《蜀中有杜处士》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则寓言性质的小故事。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名叫杜处士的四川人,因一幅画中出现错误而受到讽刺的故事,揭示了“细节决定成败”以及“学无止境”的道理。
文中提到,杜处士有一幅珍藏的《斗牛图》,他非常喜爱这幅画。一次,一个牧童看到后指出画中牛的尾巴画错了,应该是卷起的,而不是垂下的。杜处士听后大为惊讶,感叹自己虽然喜欢画,却从未注意细节,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这个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强调了即使在看似简单的事物中,也可能隐藏着重要的知识,提醒人们要虚心学习、细心观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 四川有一位叫杜处士的人,喜欢书画,他收藏的书画多达数百件。 |
有《斗牛图》一幅,甚爱之。 | 他有一幅《斗牛图》,非常喜欢。 |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见后拍手大笑说:“这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架时,力量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腿之间。” |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现在却画成尾巴翘起斗,这是错误的! |
处士笑而然之。 | 杜处士笑着表示赞同。 |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古话说:“耕田应当问农夫,织布应当问女工。”这是不能改变的道理。 |
三、结语
《蜀中有杜处士》虽篇幅简短,但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艺术的热爱,更强调了谦虚求教、注重细节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