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翻译及原文】一、文章简介
《送杨少尹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赠别文章,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杨少尹(即杨凭)即将赴任的惜别之情,并对其品德与才能给予高度评价。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韩愈散文的典型风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大凡君子之于仕也,进以道,退以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 | 凡是君子做官,进职是因道义,退隐是因为义理,不因利益而动摇,不因权势而屈服。 |
杨君之才,足以治人;其德,足以化俗。 | 杨君的才能足以治理百姓,他的品德足以教化风俗。 |
虽处卑位,未尝一日忘其志也。 | 即使身处低微职位,也从未有一天忘记自己的志向。 |
今将出守于远郡,余不能无感焉。 | 现在他将被派往远方任职,我心中不免有所感慨。 |
吾闻古之贤者,居则安民,出则辅国。 | 我听说古代的贤人,居家时安定百姓,出仕时辅佐国家。 |
君子之行,宜若此也。 | 君子的行为,应该如此。 |
惟愿君之去也,益修其身,慎其所行,以不负朝廷之恩,不负朋友之望。 | 希望你离任之后,更加修养自身,谨慎行事,不辜负朝廷的恩典,也不辜负朋友的期望。 |
三、
《送杨少尹序》是一篇典型的赠别文,作者韩愈通过此文表达了对友人杨凭的敬重与惜别之情。文中不仅赞扬了杨凭的才华与品德,还寄托了对他未来仕途的期望。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庄重而不失感情,充分展现了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的写作风格。通过对“进以道,退以义”的阐述,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士人行为的规范要求。
此外,文章虽短,但情感真挚,体现出韩愈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推崇。整篇文章既有政治抱负,又有个人情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思想深度。
四、结语
《送杨少尹序》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也是了解唐代士人精神风貌的重要文本。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坚守道义,不忘初心,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