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三年不窥园,其学大成。”原意是说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不曾走出书房或庭院,形容人读书非常专注、勤奋。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工作,不被外界干扰。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目不窥园 |
拼音 | mù bù kuī yuán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原意 | 三年不外出,专心治学 |
现代含义 | 形容人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 |
使用场景 | 学习、工作、研究等需要高度专注的场合 |
近义词 |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
二、成语解析
“目不窥园”中的“窥”是偷看、偷望的意思,“园”指的是庭院或外部世界。整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眼睛不看庭院”,引申为“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那些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人。比如在考试前,有人连续几天都在书房中复习,不被打扰,就可以用“目不窥园”来形容他。
三、使用示例
1. 学习场景:
他在备考期间,几乎天天“目不窥园”,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 工作场景:
项目经理为了完成项目,整整一个月“目不窥园”,加班加点,终于按时交付了任务。
3. 科研场景: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一个课题,长时间“目不窥园”,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常见误区
- 误解一:认为“目不窥园”是指“不看外面的世界”,但实际上它强调的是“专注”而非“封闭”。
- 误解二:有人误以为这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它是褒义词,表达的是对专注精神的赞美。
五、结语
“目不窥园”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专注和坚持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真正投入其中,才能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