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僭侈是什么意思

2025-10-10 04:00:17

问题描述:

僭侈是什么意思,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4:00:17

僭侈是什么意思】“僭侈”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越礼、奢侈或过分的享受。它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违背礼制、生活奢靡的人或行为。

一、总结

“僭侈”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意为“超越本分的奢侈”。在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严格,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标准。“僭侈”即指违反这些规定,过度追求享乐、挥霍无度的行为。这个词多用于对贵族、官员或统治者的批评,强调其行为不符合礼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或道德沦丧。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对比

词语 含义 出处/语境 用法 褒贬色彩
越过本分,不守礼制 《尚书》《左传》等古籍 多用于形容地位高者越权行为 贬义
奢侈、浪费 《论语》《孟子》等 多用于描述生活挥霍、贪图享乐 贬义
僭侈 越礼而奢侈 古代文言文献中常见 常用于批评统治者或贵族的不当行为 贬义

三、历史背景与典型例子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儒家思想盛行的时代,“僭侈”是严重的道德问题。例如:

- 汉武帝时期:因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但皇帝仍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被后人批评为“僭侈”。

- 隋炀帝杨广:以奢华著称,修建大运河、巡游江南,耗费大量民力物力,被视为典型的“僭侈”行为。

- 唐玄宗后期:沉溺于享乐,宠信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也被史家称为“僭侈误国”。

四、现代意义

虽然“僭侈”一词已较少出现在现代口语中,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或批评性文章中,仍可用来形容某些人或现象的过度消费、脱离实际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五、结语

“僭侈”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秩序与道德的重视。它提醒人们应遵循礼制,保持节俭,避免因奢侈而引发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虽不再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僭侈”的精神内核——过度消费、浪费资源——依然值得警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