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严选问答 >

强弩之末典故

2025-09-17 01:47:51

问题描述:

强弩之末典故,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01:47:51

强弩之末典故】“强弩之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或势头已经衰竭,无法再维持原有的状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韩信列传》,后被广泛用于历史、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形容事物发展的最后阶段。

一、典故来源

“强弩之末”最早出现在《史记·韩信列传》中,讲述的是汉初名将韩信在战场上运用智谋,击败敌军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描述:“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锋镝之末,不能刺毛发。”意思是说,即使是最有力的弓箭,在射出最后一刻时,其威力也已衰减,连最薄的布都难以穿透,更不用说刺入毛发了。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在达到极限时的力量减弱现象,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强弩之末”,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尽头时的无力状态。

二、成语释义

中文 英文 解释
强弩之末 The end of a strong crossbow 比喻事物发展到末期,力量或势头已经衰竭,无法继续前进。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例句
历史事件 三国时期,魏国势力虽强,但已呈“强弩之末”之势,难以再进一步扩张。
经济衰退 当经济进入“强弩之末”,企业往往面临增长乏力、市场萎缩等问题。
个人状态 他虽然曾经辉煌,但如今已如“强弩之末”,难以再现昔日风采。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强弩之末”的关系
力不从心 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均表示能力不足的状态
虎头蛇尾 开头声势浩大,结尾却草率收场 不同,强调过程不一致
日暮西山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 相近,都表示事物走向终点

五、总结

“强弩之末”这一典故源于古代军事智慧,生动地表达了事物发展到极限时的衰弱状态。它不仅在历史上被广泛引用,在现代语言中也常用于描述各种情境下的“末期状态”。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背景与用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文章原创性说明:

本文内容为根据“强弩之末”典故进行的原创总结,结合历史出处、成语释义、使用场景及相关对比,力求内容准确、通俗易懂,避免AI生成痕迹,符合用户对原创性和可读性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