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诚惶诚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非常谨慎、敬畏或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对某人、某事的尊重或对可能发生的后果的担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诚 | chéng | 真诚、实在 |
惶 | huáng | 惊慌、害怕 |
恐 | kǒng | 害怕、恐惧 |
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表示非常害怕、紧张,不敢有丝毫懈怠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上级、长辈或权威的尊敬和畏惧。
- 例句:
- “我接到领导的通知,心中诚惶诚恐,生怕做错什么。”
- “面对如此重任,他感到诚惶诚恐,不敢轻易承诺。”
三、常见误用
虽然“诚惶诚恐”常被使用,但有些人可能会误解其含义,将其用于不太合适的语境中:
正确用法 | 错误用法 |
对权威人士表达敬畏 | 用于形容一般情绪(如“我今天心情诚惶诚恐”) |
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 用于口语中显得过于文雅或不自然 |
四、总结
“诚惶诚恐”是一个带有敬意和紧张感的成语,适用于表达对权威、责任或重大事件的重视与敬畏。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或不当的使用,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诚惶诚恐 |
含义 | 非常害怕、紧张,不敢有丝毫松懈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 |
注意事项 | 避免用于非正式或普通情绪表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