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汗流浃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汗水大量流出,湿透了背部。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身体的出汗状态,也常用于表达心理上的紧张或压力。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汗流 | 流出大量的汗 |
浃背 | 湿透了背部 |
整体意思是:汗水流得把衣服都湿透了,形容非常劳累、紧张或炎热的状态。
二、成语来源
“汗流浃背”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援兄子严、敦,并喜宾客,而好轻侠,常以酒为欢,不务农事。……及至京师,言其父兄皆有大名,而自谓无功,遂与诸将共议,欲上疏陈事。帝曰:‘卿等何以不先言?’援曰:‘臣闻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人之相敬,贵在知意。今陛下之恩,臣所不敢忘,然臣亦不敢妄言。’帝曰:‘卿言甚善。’援因请还,帝赐金帛,援辞之,曰:‘臣愿以死报国。’帝曰:‘卿忠矣。’于是拜援为伏波将军。……援虽老,犹能饭,每食必汗流浃背。”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汗流浃背”最初是形容一个人在战场上奋力作战、汗如雨下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在烈日下劳动了一整天,回家时已是汗流浃背。 | 形容体力劳动后的疲惫状态 |
考试前他紧张得汗流浃背,手心全是汗。 | 表达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得满头大汗,汗流浃背。 | 描述运动中的剧烈出汗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汗如雨下、浑身湿透、大汗淋漓 |
反义词 | 冷静自如、安然无恙、不冷不热 |
五、总结
“汗流浃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身体上的出汗状态,也可用于表达心理上的紧张或压力。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写人物情绪和环境状况时非常贴切。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