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是什么意思】“耳闻目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直接的感官体验,而不是通过他人转述或间接方式获得的信息。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耳闻 | 用耳朵听到 |
目睹 | 用眼睛看到 |
耳闻目睹 | 亲自听到和看到,表示亲身经历 |
该成语常用于强调对某事的了解是基于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事件的直接了解。
- 例句:
- “他耳闻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经过,所以能够准确地讲述出来。”
- “我们不能只听别人说,要耳闻目睹才能真正了解真相。”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耳濡目染、身临其境、亲眼所见 |
反义词 | 道听途说、隔岸观火、一知半解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 |
新闻报道 | 强调记者亲历现场 |
法律案件 | 证人提供第一手证据 |
教育教学 | 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知识 |
日常交流 | 表达自己真实经历 |
五、总结
“耳闻目睹”是一个强调亲身经历的成语,适用于需要表达直接感知和真实体验的场合。它不仅体现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反映了说话者对事实的尊重和严谨态度。
结语:在信息纷杂的时代,保持“耳闻目睹”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世界,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